中国内地6月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有不少人都很想知道中国内地6月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的话题,关于2月21日武汉疫情病例这些题,也一直是关注热点,小编为你详细的解一下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月14日发布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状况。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大陆新增猴痘确诊病例106例,其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和山东省。全省报告2例,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本轮猴痘疫情有以下特点

首先,绝大多数病例是男男性行为者,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

其次,通过其他接触方式传播的风险较低,除性接触之外的密切接触者绝大多数没有被感染。

三是多数病例是在就医过程中发现的,少数病例是通过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的。

第四,绝大多数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据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普通人群易感吗?重点人群如何防范?专家解猴痘热点题

近期,全国多地发现猴痘病感染病例,猴痘病例有所增加。我国疾控机构高度重视,加强了入境人员、重点人群、医疗机构监测,及时报告疫情,持续开展风险评估。

关于猴痘防治,公众需要了解哪些科学知识?国家疾控总局7月14日组织专家接受小编采访,解相关热点题。

目前猴痘疫情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者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较低

“猴痘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性接触。通过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相对较低,一般人群接触猴痘病的机会很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史国庆表示,排查发现除性接触外的其他密切接触者300余人,未发现感染者。

猴痘是由猴痘病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性疾病。猴痘病主要通过受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22年5月以来的猴痘疫情中,感染者基本是男男性行为者及其相关群体。

史国庆表示,从6月份我国大陆报告调查的106例病例来看,101例为男男性行为者,96例发病前21天内有明确的男男性接触史。疾病。目前猴痘疫情主要通过高危人群之间的性接触传播。通过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防控重在及时发现、隔离、治疗

一些市民关心如何有效防治猴痘。对此,史国庆介绍,猴痘防治的主要策略是加强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加强多渠道监测,特别是患者的及时发现和隔离以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专家表示,疑似、确诊猴痘病例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如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可转入家庭隔离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应一人居住单间,避免与家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做好污染物消工作,非必要不外出。

对于疾控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虽然不需要集中隔离,但必须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之日起重点进行2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必须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避免献血。同时,坚持每天测量体温、监测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在预防措施方面,专家明确,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国内猴痘疫苗正在研制中,尚无预防猴痘的疫苗;目前,境外回国无需提供猴痘核酸阴性证明。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感染猴痘病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烧、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皮疹和疱疹可能会发痒。”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彤曾表示,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出现疱疹或淋巴结肿大,或者近期与类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应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并将接触史、暴露史告知主治医生。

李童曾表示,从临床角度看,大多数猴痘病例都是轻症、普通型,可以自愈,需要住院治疗的比例约为6例。对于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可以得到治愈。感染后免疫力持久,通常不会再次感染。

在治疗方面,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感染的防治。如果发烧,请使用退热药物并补充液体;痤疮疱疹破裂后,用碘伏、酒精等擦拭消,防止继发感染。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大多数疱疹是可以治愈的,但较大、较深的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留下疤痕。

转载自央视新闻

关于中国内地6月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的相关信息,本文对2月21日武汉疫情病例这样的题已经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