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想知道湖南省长沙市监测发现3例猴痘病例这些题,以及2月5日湖南疫情最新情况的话题,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接下来听小编详解。
2023年7月5日,湖南省长沙市发现猴痘确诊病例3例。病例为一名24岁男性、一名28岁男性和一名38岁男性。病例发现后,省、市、区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疫情应对工作。目前,3例病例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猴痘是由猴痘病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过去,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全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人际传播主要发生在男男性接触者之间。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公众感染猴痘的风险较低。建议公众积极了解猴痘防治知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1、猴痘的传染源有哪些?
猴痘病的宿主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非洲啮齿动物是其自然宿主。感染源包括受感染的啮齿动物、猴子和猿等灵长类动物以及患者。患者出现症状后、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前具有传染性。病例出现症状前4天内可能具有传染性。
2.猴痘是如何传播的?
猴痘病主要通过粘膜和受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或人的皮肤粘膜病变渗出物、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体液传播;也可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传播,接触被感染动物或人污染的物体和表面,长时间近距离吸入感染者的飞沫或飞沫核,以及母婴传播。-儿童传播。2022年5月以来的全疫情主要通过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
3.哪些人容易感染猴痘?
天花疫苗接种对猴痘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未接种天花疫苗的人通常容易感染猴痘病。2022年5月以来的全疫情中,96%的感染者是青中年男性,这与疫情主要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中有关。
4.猴痘有哪些临床表现?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猴痘病感染主要表现为显性疾病,但也有无症状感染者。前驱症状持续约1-5天。疾病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
皮疹或粘膜皮疹等皮损通常出现在发烧消退后,但有时皮损可能出现在前驱期或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可为单发或多发。通常皮疹会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阶段。不同阶段的皮疹可以同时存在。可能伴有明显的瘙痒和疼痛。猴痘病变可累及口腔和咽喉粘膜、肛门、直肠、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痂脱落后,可能会留下红斑、色素沉着,甚至留下疤痕,而且疤痕可能会持续数年。猴痘的病程约为2-4周。大多数病例是自限性疾病,症状会自行消失。还发生了严重疾病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儿童、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2022年,全非流行地区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将约为0.1。与以往疫情相比,2022年以来全多国猴痘暴发病例多数临床表现较轻。有的无前驱症状,很少或无皮疹,多出现生殖器、肛门和肛门直肠粘膜病变,可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炎、尿潴留和直肠炎。并发症包括脑膜脑炎和广泛的坏死变,可累及多个器官。死亡人数约占报告病例的0.1%,主要是由于过去未接受治疗的病感染所致。免疫力低下的人。
5.猴痘是可以预防的。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与疑似猴痘患者密切接触,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避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例如餐具、杯子、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
避免直接接触猴痘疫情高发国家的野生动物,避免捕捉、宰杀、生吃当地动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消,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提高猴痘认知和防控意识,做好症状自我监测。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向主治医生告知自己的境外旅行史、可疑动物和人的接触史、猴痘病例等协助诊断和治疗。
6.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及早期发现?
如果您有任何猴痘流行史,请自最后一次接触/暴露之日起21天内每天监测体温和症状,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避免与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和老人接触,直接与孕妇等人接触,避免与宠物等动物接触,避免献血等;严格落实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措施,外出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和密闭空间,减少非必要出行。自我健康监测中出现急性症状或不适体征的,应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暴露史,以便于诊断和治疗。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一些湖南省长沙市监测发现3例猴痘病例的这类话题,以及2月5日湖南疫情最新情况的相关内容,本文已做出了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诸位。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