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温州通报近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情况

各位知道关于刚刚,温州通报近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情况和温州疫情风险等级查询这样的话题吗,很多人想知道刚刚,温州通报近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情况的题,接下来小编带大家解说。

12月30日下午,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赵勇摄

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建新介绍了温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防控政策重点从“预防感染”转向“保障健康、预防重症”。为进一步提高稳定冲峰的能力和水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新冠疫情。针对感染疫情新形势,特别是在加快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方面,我市各部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现将有关工作近期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完善发热诊疗服务网络。在全市开设47家发热门诊和206家基层发热门诊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内部功能布局,及时增设院内或院外发热门诊,全市发热门诊由原来的358家扩大。医院。现有病房1005间,并增加了更多医护人员,延长了就诊时间,进一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同时,在有资质的诊所、村卫生室、核酸采样小屋等建设约2000个“便民发热诊疗点”,更好满足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需求以便就近诊断和治疗。各发热门诊严格落实首诊责任制,对可疑患者第一时间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市各县均公布了免费退烧药发放点信息,重点向留守老人、低收入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免费发放退烧药。

二是进一步加快拓展“120”急救能力。扩大报警线路、调度席等硬件设施容量。城市急救中心的报警线路将由60条扩大到120条,座位由2个扩大到10个,以保证紧急呼叫的顺利进行。同时,10名医疗专家进驻12345政务服务热线,直接解公众有关COVID-19临床表现、医疗救治、用药等热点题,有效分流120电话咨询压力。加强救护车上车载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的配置,确保一定比例的救护车具备转运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能力。会同市交通集团等相关单位,对200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了救援知识培训,并作为救护车司机的后备梯队,为后续应急处置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近期,全市医院持续加大COVID-19治疗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采购和储备。目前,全市综合医院ICU床位729张,占实际开放床位413张,可转换ICU床位741张,占实际开放床位。数量为42家,相关县级医院也达到了国家二四要求。围绕“加快提升重症救治水平”目标,我市立即制定了重症医务人员培训计划。全市已培训重症医师900名、重症护士2700名。对于目前正在医院治疗且有严重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我市进一步完善了专家会诊制度。专家24小时值班,为相关患者及时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就医。

四是进一步完善居家治疗人员的健康服务。市防控办印发《关于现阶段保障新型冠状病感染者家庭救治服务的通知》,要求各乡镇、社区将家庭救治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同时,需要治疗的家庭治疗人员可自行治疗症状或口服药物,或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联系已建立签约服务关系的家庭医生,获得必要的指导和疾病教育,或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诊疗。

目前正处于COVID-19和冬春季流感的高峰季节。医疗机构面临着巨大的诊疗压力。一线医护人员一直在加班加点、不间断地工作。许多人带病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离开自己的家,为大家服务。克服各种困难,奋战在医疗救治第一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这个团队,让大家在就医过程中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发布会现场

发布者还就大家比较关心的题进行了讨论。

回了编辑的题

目前,温州市场各地零售药店退热药品、抗原试剂等抗疫药品及设备供应情况如何?公民购买药品的需求能否得到保障?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满足偏远山区市民的药品购买需求?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勇

针对近期退热药品、抗原试剂等抗疫药品和设备短缺的情况,我市组织开展涉疫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全力支持地方药企增产保供,积极鼓励药品经营企业加大采购力度。市场药品、设备供应持续增加,全市涉疫市场基本稳定。

一是全力支持本土医药器械企业扩大产能。我市现有生产“退烧药”的药品生产企业2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5家,体温计生产企业3家。一方面,加强对制药装备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制药装备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药品包材不足、产品变化、成本上升等困难,全力支持药品及器械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市场供应。截至12月29日,已生产退烧药1500万支、感冒灵胶囊36万余盒、医用口罩550万只、额温枪、电子体温计4.8万只,极大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和设备短缺的题,市场。

二是积极动员全市医药经营单位参与保障药品和设备供应。在加强涉疫情药品装备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的同时,积极帮助药企解决特殊时期处方药流通路径、企业资金压力等困难,全力保障药品装备市场供应。我市紧缺的药品和设备。截至12月29日,药企已采购抗原试剂2256万份、N95口罩202万只、儿童N95口罩15万只、血氧仪3300台、酒精275吨以及各类退烧药。1555万件,全部投放当地市场。

三是继续加强抗疫药品和装备质量监管。12月28日,全市29家涉疫情产品生产企业签署“企业履行责任、千家企业履行承诺”承诺书,公开承诺依法生产,全力确保供应,严格控制质量,保持价格稳定,按规定发布广告。恪守诚信经营等承诺。组织开展涉疫情药品器械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管理、进货渠道、储运管理、信息追溯、产品价格等。全市共检查药品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521家,立案11起。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偏远山区群众采购药品的需求,加强药品和设备的供应

一是通过在偏远山区、海岛设立的119个便民送药服务点,提供急需药品装备、血压血糖测量、健康讲座、远程诊疗、网上购药、上门等服务。——为山区群众和留守老人送药上门。公司慷慨赞助并向环卫工人赠送“爱心防疫包”,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对医疗物资的需求。

二是保障紧缺药品和设备供应。一方面,积极帮助当地企业解决原料供应等困难,保障当地医药器械企业正常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外地采购和省内调拨力度,维护我市医药装备市场稳定有序。

三是继续做好稳物价、保质量、维护秩序工作,加强市场价格和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保障市场秩序规范运行,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全。

现在有市民反映,感染病后一直咳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使用抗生素吗?另外,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做胸部CT检查呢?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姜显高

咳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新型冠状病感染人体时,大部分影响上呼吸道,即咽喉及以上;有些影响气管、支气管、肺和肺泡。首先出现肿胀,此时表现为疼痛。然后就会发生炎症、渗出,产生粘液、痰等分泌物。炎症分泌物和组织会通过咳嗽排出。

由于是病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如果痰呈、脓性,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或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炎症等指标异常升高,则可以适当或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另外,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的上皮受损修复,受到刺激后容易咳嗽。此时,说明患者病情已处于晚期,正在逐渐好转,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

需要进行CT检查

1.反复发热或持续高烧不缓解;

2.咳嗽症状持续存在,或出现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降低,或痰液产生增多,或痰液颜色加深;

3胸闷、胸痛;

4其他症状加重;

5、年龄65岁以上,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等基础疾病。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评估。

老年人是一个关键群体。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应该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院治疗?

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姜显高

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必须严密观察。许多老年人感染COVID-19的症状非常隐秘且不典型。

他们可能会在没有咳嗽或发烧的情况下患上肺炎,但只会出现意识变化、疲劳和嗜睡。一些老年人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免疫力和自我保护功能会明显下降。发生各种继发细菌感染,且容易跌倒、脱水等,因此高危人群在病后护理上也应格外小心。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后,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观察和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精神状态、食欲、排便等。有基础心肺疾病的老年人需要监测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

2.慎用退热药物。年龄越大、体温越高,服药越需谨慎。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老年人服用退烧药后大汗淋漓,导致虚脱甚至低血压。退烧要缓慢,可以采用物理手段退烧。

3注意日常生活,包括清淡饮食。鉴于老年人胃肠道的功能特点,建议少食多餐;另外,老年人要保证睡眠;适量补充水分,防止一次性大量补充水分,增加心脏负担。

4.基础疾病管理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必须坚持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

但请注意发烧期间服用高血压药——可能会因发烧而导致大量水分流失,从而可能降低血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使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血压监测。降血糖药物——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可能进食减少,应监测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或减少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有些感冒药是复方制剂,也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发生药物过量,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中成药数量必须少而精,不得同时使用多种功效相同的中成药。

注意新药与正在服用的慢药物是否存在药物冲突,新药是否会增加肝肾负担、对脏器造成损害等。

什么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1症状持续或恶化。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如果高烧持续或反复出现,并伴有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出现新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四肢突然无法活动,特别是一侧肢体无法活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丧失认知能力或定向力障碍。一切都是危险信号。

3.现有基础疾病加重。例如,如果您患有冠心病并出现心绞痛,则您原本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恶化,它也会提醒您的老年朋友需要去看医生。

4、一些基础疾病本身不稳定。例如,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严重基础心脏病、未接种过COVID-19疫苗的老年人风险最高,容易出现重症,需要特别关注。

孕妇和婴幼儿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症状该怎么办?使用药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同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照顾小月龄宝宝呢?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红平

孕妇出现发烧、咳嗽症状该如何应对?用药时应注意什么?

近期,温州感染COVID-19的孕妇人数也有所增加。怀孕期间发高烧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如果高烧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孕早期高烧会导致流产、出生缺陷等风险增加,中、晚期高烧会导致胎儿心动过速、宫内窘迫等,因此孕期发烧应及时、适当退热。

一般来说,如果体温高于385或发烧伴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退烧。统一对乙酰氨基酚是孕妇发烧的首选药物。必要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对乙酰氨基酚可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使用。不建议在怀孕期间使用布洛芬,但可以在哺乳期间使用。孕妇不建议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它们可能含有伪麻黄碱等不适合孕妇的成分。孕妇和产妇不应害怕药物的有害作用。即使发高烧,他们仍然会忍受,这对母亲和胎儿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干咳无痰或少痰者,妊娠期可使用甘草片或甘草糖浆制剂,哺乳期可使用甘草片或甘草糖浆制剂或右美沙芬。这些药物都是应该谨慎使用的药物。如果想咳痰可以选择B

刚刚,温州通报近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情况和一些关于温州疫情风险等级查询的题,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请持续关注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