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长城

对于很多网友都想知道的用责任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长城和一些关于疫情防控记功材料相关题,本篇文章都有的详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打响防疫战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扬州地区省级综合医院,积极履行和发挥大型公立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中的作用,开创了并展现了扬州全院的作用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在党委书记王伟、院长尹旭东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响应、快速部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命安全。人民的健康。

通讯员邱尚斌朱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编辑陈勇

指挥部署提前部署防御,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18日,医院迅速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医院感染防护组、医疗救治组、疫情监测和信息汇总报送组、后勤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教育组。统筹部署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组由副院长丁艳兵、龚开正任组长,担任主要指挥协调机构。1月20日以来,每天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确保防控任务“今天做、今天完成”。

1月22日,该医院在全市率先完成面积2000平方米、能实时视频监控的隔离病房改造,建成院内院外远程咨询中心。也是全市率先对东、西校区实行发热门诊制度。升级改造后,我们在全市率先开设了两家24小时发热门诊。

1月27日,省卫健委副主任李少东等率江苏省COVID-19医疗救治专家组部分成员督导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李少东一行实地参观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对医院发热门诊设置、流程布局、人员配备等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

齐心协力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疫情,医院组建了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儿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临床、医技、职能科室组成的30名资深专家团队科室、感染科、感染管理科。防控技术专家组积极参与全市会诊帮扶,对全市县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锋、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伟利、儿科主任吴明福多次奔赴市内各隔离病房和医院,参与每一位需要医学观察的患者的会诊和治疗。

1月22日,医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在全院范围内发起“疫情防控,你我”活动。倡议一发出,短时间内就有500多名医护人员自愿报名,要求参与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调度,而这两个地方也是医院最危险的地方。

发热门诊作为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工作量大、责任重大。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医院迅速完成了东、西区发热门诊改造,为疫情防控留下了足够的物理空间。为了节省防护服的使用,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坚持12小时轮班制度。其中有拥有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年龄最大的部门主任苗小平;曾在发热门诊和普通医疗值班工作36小时的年轻党员唐铁宇;王英医生春节期间只在家待了一天,包括门诊、接诊、办理出院手续;年轻护士金莉,12个小时不吃不喝去厕所,直到晚上8点多才离开。在她生日那天.

医院感染管理和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也是此次疫情防控的关键。由医院感染管理专家金素平带队的医院院感团队,积极制定医院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手册,编写防护须知,并进行专题培训,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英雄出征驰援湖北,46人谱写绚丽人生

“国家要求,我们就必须战斗,如果我们战斗,我们就必须胜利!”作为省属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除了做好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外,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于1月25日、2月2日、2月11日、2月13日,共选派46名医护人员星夜接力驰援湖北,赶赴武汉、黄石等地救治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

1月25日,以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郑庆斌为首的6名医护人员成为江苏省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于大年初一出发。在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刻,他们边工作边“总结”,为后来前往支援的医院队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防护和救治经验。

2月2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邵向荣、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娟娟两名医护人员与省内同事一起飞往湖北,第二批驰援湖北队员。

2月11日,按照国家“一省支援一市”工作部署,江苏省驰援湖北省黄石市。接到命令后,医院迅速组建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玉民等8名医护人员勇敢奔赴黄石市驰援。

2月13日,扬州市卫健委接到国家通知,要求扬州组建160人的医疗队,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救治重症患者。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顶住压力,迅速调集全院30人的医疗队。急诊科副主任冷俊岭带队赶赴武汉市第一医院。

由于在驰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多个团体和个人被授予先进青年集体、江苏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江苏省好人”、江苏省卫生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3月8日红旗手”、省“功勋”、江苏省“优秀农工党员”等多项表彰。这些表彰中,江苏省第三批“最美医务工作者”李娟娟就是其中之一。3月15日,一段“江苏队小可爱”视频刷爆网络,当天浏览量破亿,并在多个媒体迅速传播,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个声音清亮、身材娇小的“小可爱”就是该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李娟娟。而李娟娟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网红。

护土尽责共同维护防疫战线上的净土

一线队员在努力工作,医院后方的党员干部职工也有责任宅在家里,尽力而为。

病核酸检测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1月26日下午,该院在全市综合医院中率先启动专门用于COVID-19检测的临床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改造项目。购置仪器设备,编制完善程序文件和操作手册,制定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各项操作规程。同时,紧急成立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工作组,由中心实验室主任肖伟明、首席技术员丁昌平等5位同志组成。顺利接受市卫健委组织专家现场审查备案后,在全市综合医院率先开展新冠病检测。病核酸检测。工作组除了完成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住院筛查、手术患者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等任务外,作为本市拥有最大健康管理中心的医院,还承担了核酸检测工作。为全市复工复产进行体检酸检测。工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增添“硬武器”。

3月2日下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医院流动医疗会诊中心,来自扬州的COVID-19防控专家组成员正在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进行两城会诊。武汉市第一医院。会诊讨论了武汉市第一医院27、28病区各1例。这也是扬州市组织的第二次针对COVID-19的远程会诊。

除了“云诊”之外,中医在COVID-19的诊疗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疫情发生以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在扬州大学刘延庆教授、医院中医科主任陶玉健的带领下,会同医院相关科室医院制定《扬州大学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专家共识》。通过采用中药汤剂、中药熏香、中药贴剂等多种治疗方法,使中西医结合在治疗COVID-19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扬州市卫健委统计,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参与COVID-19诊疗的参与率达889人,其中111人使用中医药非药物治疗方法。

暖心慰体谅、做好一线队员的“后方”

为解决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学校、医院多措并举,关爱一线队员及其家人。

2月18日上午,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费健来到东区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亲切慰该院医务人员黄玉民。援鄂医疗队和冷俊岭家属神经内科医生唐铁宇、刘江兵,对大家做出了特别指示。我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7日、3月2日,医院主要领导连线视频会议界面,通过远程视频与医院第二批、第四批湖北医疗队第二批、第四批队员连线。

后勤保障各司其职,为疫情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疫情,医务部、信息部、医学工程部、行政后勤部也立即采取措施,提供全方位的相关技术支持、设备保障、后勤保障服务。

在张文杰副院长的带领下,医院行政后勤部门高效完成了多项物理空间的改造,在人力资源、餐饮供应、车辆调度、医院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保障。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医院的抗疫物资储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副院长刘艳秋的调度指挥下,采购中心主任厚明等前往多地进行紧急部署,为医院准备了各类防疫物资。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目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将继续做好准备,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我们不会放松思想、降低标准、降低动力。我们一定会以谨慎、一致的精神,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看完本文,相信各位应该对用责任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长城和疫情防控记功材料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了吧,欢迎诸位网友持续关注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