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冲上热搜第一,怎么回事?新冠病“突然消失”了?

网友一直想了解一些关于“XBB.1.5”冲上热搜第一,怎么回事?新冠病“突然消失”了?和初期疫情的情况相关的知识点,本文接下来带大家走进“XBB.1.5”冲上热搜第一,怎么回事?新冠病“突然消失”了?的案。

2月17日晚,上述话题词突然冲上搜索排名第一

平静了一段时间的疫情又要爆发了?

据了解,本话题来源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2月1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感染情况。

2月1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情况》。报告称,自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14例地方变异病例。与CDC上次披露的情况相比,“1例XBB15”为本周期新的变异病例。

小编注意到,上一个报告周期没有XBB15的报告,可以确定该病例是在1月底至2月初发现的。

这是“中国首次检测”吗?并不真地!

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发现XBB15株。

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正安表示,上海目前发现的OmicronBQ1和XBB株仅在极少数进入隔离人群中检出。且尚未在社会上被发现。造成局部蔓延。

因此,这个话题更严格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大陆首次发现XBB15本地感染”。

它会引发新的感染高峰吗?

1月2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彤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放开,可能会有更多未来感染BQ1和XBB。这两种株都有本地病例,但总体来看,这两种株在今年上半年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株。XBB15具有明显的免疫逃避能力,几乎相当于一种全新的病。与此同时,BQ1株也在许多国家流行。

“我国大多数人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被感染。这种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至少可以保护三四个月,一般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今年三四月,大多数人将受到保护。有些人应该还在免疫保护期内。”李彤曾指出,目前对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它们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但我们目前感染的BA5等株对这两种病并没有免疫力。对菌株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病研究所所长徐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BQ1和XBB尚未显示出我国与BA52、BF7同样具有传播优势,而BQ1、XBB预计传播比例将逐渐上升,但不会单独造成新一轮疫情增加。预防BQ1和XBB与预防其他突变株相同。我们要加强病变异和病情严重程度监测,保护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人。

“你不必太担心这两种菌株。”李彤曾告诉小编,“很多人已经经历过感染,大家防护经验也很多,目前还是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继续做好防护工作。”保持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XBB15株感染有哪些症状?

XBB15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和呕吐。

XBB15株感染的症状与其他株没有太大区别。症状会根据感染者的体质和感染病的数量而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感染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只有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症状。

感染XBB15株后,应多注意休息,观察病情症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情况中,也明确提到,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3日,共发现14例关注的本地变种

那么,新冠病的新突变株是否会大范围传播呢?

著名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表示,新冠病新变异株是否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两个重要点一是变异株的传播力和致病性,二是变异株的传播力和致病性。人群易感性。此外,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也会影响病的传播。

“目前,中国有超过10亿人在短时间内集中患病后获得了自然免疫力,相当于全民接种疫苗。而且,这种自然感染免疫力是在34亿剂疫苗的基础上获得的。”全国范围内疫苗接种。我们国家的易感人群还不到总人口的10%。”曾光教授告诉健康时报编辑,“可以说,我们的人民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免疫屏障,这在其他国家还没有发生过。我们国家的自然感染率已经更高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免疫屏障相当强大。”

“距离目前的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们还没有发现能够突破免疫屏障的变异株,我们需要继续观察新的变异株,与其相信预测,不如相信进行实际检测,及早发现病的演变,为紧急决策最合适的疫苗接种策略服务。”曾光说道。

面对新冠病新突变株

哪些人群需要关注?

目前,有两类人群需要尽快接种疫苗。一是本次集中感染潮中既没有接受序贯疫苗接种也没有被感染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另一个是儿童。尤其是刚满3岁还没有接种疫苗的孩子。这群人必须尽快接种疫苗。

曾光提醒,由于新冠病长期存在,即使未来有一天世界卫生组织解除新冠病紧急状态,仍然需要同时发出提醒,至少像流感一样,将新型冠状病作为全监测的重点传染病,指导各国建立常规监测体系,探索建立类似流感的标准化年度常规疫苗接种制度。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感觉生活已经恢复正常了。新冠病“突然消失”了吗?

新冠病“突然消失”?

李同增博士表示,从国外多地情况来看,新型冠状病疫情并不容易消失。往往一波疫情过后,两三个月后又会出现另一场小疫情。有的地方甚至三个月一次。6个月后将出现流行病。因此,我国刚刚经历了这么大的疫情高峰,所以我们还不知道下一波浪潮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出现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能说要做好这方面的监测,同时我们也提醒这些弱势群体需要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般感染后的保护期为3个月至6个月以上,因此免疫力好的人可以保护6个月以上;对于免疫力差的人来说,3个月后保护率可能会下降。但3到6个月内,我们就会相对安全,除非病再次出现大幅变异。

为什么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有出现?

春节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为什么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有出现?

李同增医生表示,从12月到1月初,大部分地区的人,可以说有80多人,这段时间感染了新冠病。初次感染后,每个人都康复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击败了病。在此期间,抗体水平相对较高。因此,虽然春节期间人员流动较多,大家参加的聚会也较多,但由于目前我们的病情况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异,所以还没有出现新的疫情高峰。从目前来看,这个时期过得还算顺利。

未来会不会再次出现“新冠病大流行”?

李同增博士表示,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防疫策略,我们现在看到世界不同步。有的地方有几波疫情,有的地方则间隔很长。就像中国一样,免疫屏障突然形成。所以短时间内,其他国家流行的病如果到达这里,也不会传播。起来。

新冠病会变异吗?

新冠病未来会变异吗?

会出现“超级变种人”吗?

李同增医生表示,传染病的发生取决于人的免疫力和病的致病性。当然,那就意味着,最终,两者之间有一个互动,看看谁更强。至于我们未来的趋势,我们现在其实估计,如果不再发生特别大的突变的话,它的发病率会下降,对群众的影响也会变小。所以,大家也在估计这个病的变异是否已经到了天花板。那么如果增加免疫力或者增加逃跑能力的话,也不会太明显。有这样的趋势。所以我们估计未来可能会比较稳定。

一般来说,我们历史上看其他传染病,应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致病性下降了,但传染性却变强了,因为病的目的不是打败它。人类,我不必杀死宿主,也不必让他们伤痕累累。事实上,病本身只需要自我复制就能达到目的。只要它生存下来并传播开来,它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新冠病向我们展示了它在上呼吸道复制,从而传播得更快、更有效。然而,当它在上呼吸道复制时,我们肺炎的发病率就会减少。另外,从人类与病的战斗来看,如果病情严重,肺炎症状严重,那么如果我们采取更加积极的防护措施,它的生存就会更加困难。

“XBB.1.5”冲上热搜第一,怎么回事?新冠病“突然消失”了?和一些关于初期疫情的情况的相关话题,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如本文对诸位有所帮助,记得关注订阅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