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些网友们都想知道的2022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一些关于梅花台风对诸城市影响的题,本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潍坊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潍坊市调查总队

2022年是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多重困难和风险压力,我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省政府和省政府,锚定“一二三”目标,坚持“一二三”目标。“一、二、三、四、五”工作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扎实有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果、迈出新步伐。

1、综合性

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306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69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306661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359286亿元,增长34%。三种产业结构为88420492。

各县市、市级开发区GDP完成情况渭城区3708亿元、寒亭区2820亿元、坊子区2210亿元、奎文区3777亿元、青州市7032亿元、诸城市8055亿元其中,寿光市10021亿元、安丘市4236亿元、高密市6468亿元、昌邑市5545亿元、临朐县4092亿元、昌乐县423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463亿元、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开发区3574亿元,霞山生态经济开发区513亿元,综合保税区515亿元。

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7万人,困难群众就业6513人。全力帮扶企业稳就业、促就业,全力推行“减减免、补贴退”政策帮扶企业,为51万户企业减少社会保险费426亿元,发放社会保险费339亿元。发放稳定就业补贴267万户企业,发放技能提升补贴4709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2亿元。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6%,衣着价格上涨01%,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53%,教育文化和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持平。09年房价下降。

总人口稳步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18万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城镇人口6184万人,乡村人口32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7人,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4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08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二、重点任务和改革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扩大,累计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人员5617人。齐鲁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3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67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6家。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065个。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培养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15067人。评选出全省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典型案例15个、农业农村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典型案例2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3个。山东省农村宅基地制度

海洋产业突飞猛进发展。海洋产业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26个海洋特色园区完成投资3459亿元,实现海洋产业收入17316亿元。125个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02亿元,43个项目建成投产。第四届潍坊船舶动力装备博览会成功举办。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达成合作成果28项,总投资1575亿元。完成滨海湿地整治恢复2164公顷,整治恢复新岸线148公里,扩大滨海地区土地面积21万亩。

动能转换的突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和省内唯一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试点城市。电力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2家企业成为省标志性产业链“链主”企业。共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6个,位居全省第一。创新驱动释放新动能。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80家,在“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荣获新金。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巨”企业。新增中小企业118家,省级瞪羚企业46家。

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8081万千瓦,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光伏发电5507万千瓦,居全省第一。“氢进万户”技术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全市250辆氢燃料公交车投入运营,开通18条氢燃料公交车专用运营线路。空气质量指数连续两年达到78以上;重污染天气首次控制在1天,同比减少5天,创历史最好水平;PM25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7个国控河段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857个,首次好于全省和地区平均水平;20条省控河段全部达到四类以上水体,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80个,创历史最好水平。等级。

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启动培育壮大新经济新产业、金融帮扶企业、提升城市能级等146项年度改革任务,健全健全改革审议审议、领导领导、典型引领等体制机制,在全市创新开展试点和资源竞赛。荣誉、创特色、创典型品牌,保持全省领先“三争三创一维护”工作,深化拓展“解码潍坊”改革宣传品牌,扎实推进78个国家级试点、“潍坊改革”品牌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喊。平战结合的蔬菜供应保障制度创新办法由中改办发布推广。乡村振兴和生态治理创新经验受到国务院表彰。光电芯片技术创新、海洋种业创新等11条经验被推荐上报中改办。创新版权保护申请机制等11项做法由省委改革办公布推广,创新疫情溯源机制等79项做法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准。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水平和实践,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改善行动,推出19个领域175项改革举措、325项任务清单。开展“揭榜、担当”活动,启动100项改革创新任务,鼓励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推动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领先的创新成果。市场主体和公众获得感强烈。完成省级“爱心山东”政务服务运行试点任务,打造“24小时”网上政务和手机政务。1202件事项“掌上”办理,222件高频服务事项轻松办理。综合办公、全区域办公。智慧就业服务模式获批国家就业服务提升示范工程,成为全省唯一、全国20个试点城市之一。

3、农业

农林牧渔业健康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总产值6676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78亿元,下降39%;畜牧业产值3380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1135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业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1098亿元,增长86。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0292万亩,粮食总产量4369万吨,粮食单产4246公斤/亩,实现面积、总产量、单产“三个增长”。棉花产量46259吨,增长66%;花生产量163万吨,减少92%;烤烟产量16万吨,下降45%;蔬菜、食用菌产量13338万吨,增长21%;园林水果产量1007万吨,下降01%。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完成造林8019亩、抚育100869亩、育苗34875亩。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各级林长8545人。畜牧业生产继续恢复。生猪存栏31036万头,出栏49938万头,同比增长13%;牛存栏1882万头,增长54%;出栏1777万头,增长18%;羊存栏673万头,增长07%;出栏11658万头,下降68%;家禽库存12亿只,下降87%,销售动物数量514亿只,增长31%。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水产品总产量499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74万吨,增长17%;淡水产品产量25万吨,增长46%。

4、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分三类,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05%,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1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69%;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37%。分产品看,全市纳入统计的290个产品中,有102个产品实现正增长,增长面积达352个。其中,虚拟现实设备、金属容器、工业机器人等9个产品增长一倍以上,光电器件、化纤、锻件、集成电路等39个产品增速超过30%。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514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总额3769亿元,下降248%。

建筑业发展平稳但有所回落。建筑业总产值10.909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具有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656家,比上年增加15家;施工合同额18659亿元,比上年下降38%。

5、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有力。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1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主要产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市定点服务业的754%,增长45%,带动了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发展。增长3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268亿元,下降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19亿元,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27亿元,增长11%。金融业增加值4233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3349亿元,下降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45亿元,增长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006亿元,增长78%。

旅游业发展强劲。省级特色小镇6个,新评定4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3个,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群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先后被评为18个省级风景名胜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镇。青州市被评为省级文化旅游康阳强县,青州古城被评为全国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群。

邮电通讯服务稳步改善。全年邮政业寄递业务总量618亿件,同比增长62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487亿件,增长709件。邮政业业务总收入5241亿元,同比增长554件。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累计完成3488亿元,增长567%。电话用户总数1200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109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3464万户,增长1.62%。手机网民8760万户,增长0.2%。

6、固定资产投资

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277%,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837%,制造业投资增长2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64%。第三产业中,文化和业投资增长4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3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51%。

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7781亿元,比上年下降111%。房屋建筑面积82237万平方米,下降10%,其中住宅面积下降110%。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94%,其中现房销售面积下降111%。

7、消费市场

消费者需求已经放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53亿元,同比下降1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859亿元,下降1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594亿元,下降1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5793亿元,下降11%;餐饮收入1660亿元,下降39%。

基本生活必需品销售快速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销售增长40%;消费绿色升级需求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376%。

8.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全年进出口总额34.199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出口金额24772亿元,增长364%;进口金额9427亿元,增长175%。进出口总额占全省103%,较2021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390亿元,对外贸增长贡献率超过2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612和408。机电产品出口11.047亿元,增长

今天给各位解了2022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知识,其中也对梅花台风对诸城市影响进行了解释,希望大家喜欢!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