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上关注的夏季养生需要“热养”原来我们一直都做错了和一些天气炎热跳操注意防暑吗的话题,很多人都想知道,那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讲解一下吧!
烈日下,所有关于夏天的记忆都离不开各种“冷”出门后打开空调吹着冷风,运动出大汗,用冷水洗澡,晚上直接睡觉在地板上铺一个垫子。
事实上,在中医和养生专家看来,这些贪凉的行为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疾病的根源。炎热的夏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如何消暑又保持健康?炎热夏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人民健康网推出“金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解暑误区,选择健康的“热养生”过夏天,带您走进养生园。
夏季寒冷易损伤阳气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强、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黄帝内经》云“阳气如天日,失其所,则寿命短,不盛也”。不难看出阳气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如果阳气丢失,就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伤害。
北京中医药大学保健中心教授张虎德表示,大自然有四个季节春生、夏生、秋收、冬藏。夏季,人体阳气外泄,阴气内敛。按照中医“顺其自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保持阳气。很多人用“凉”来对抗“热”,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古语云“百病从寒开始”,可以说寒邪是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也表示,夏季是阳生阴消的季节,是补充阳气的时机。寒邪很容易损伤阳气,使整个人疲倦无力。
在专家看来,人们常说“夏不热,冬不冷,迟早会生病”,这句话不无道理。即使在夏季,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也会侵入身体,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受寒症状,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不出汗、怕冷、四肢冰冷等。容易感冒、腹泻胃痛、患有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疾病不会立即发作,而是会在体内休眠,在秋冬季节留下病根。
夏季贪凉你陷入了多少误区?
多吃生冷食物
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见的消暑方式,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西瓜,因其清凉消暑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好,常常拿着一个大冰镇西瓜来代替晚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蒋良铎指出,西瓜本身性寒,个头大。人们通常一次吃的东西越多,那么人体阳气的消耗也越大。
蒋良铎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容易向外扩散,体内阳气相对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时如果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严重损害。
张虎德还提醒,生冷食物过多,体内会积聚过多寒气,容易导致秋冬季节生病。
休息太爽了
夏天的夜晚,很多人光着膀子走在街上;整夜开着空调睡觉;如果他们觉得床上太热,他们甚至会在地上铺一块垫子。这些都是人们之间的常见行为。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行为很容易使身体受寒,损伤阳气。
夏季,人体毛孔粗大。人在睡眠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机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或者睡地板都会让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所以不要盲目追求凉爽。
运动后立即淋浴
夏季适当的运动可以排出体内部分“寒邪”和“湿”,但运动后的酷热、出汗往往让人难以忍受。许多年轻人会洗冷水澡来降温。“但这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蒋良铎说道。
张虎德说,人体对温度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从高温到低温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别说用冷水洗澡,运动后用冷水洗头甚至洗脚,都会导致湿寒入体。另外,运动后不要立即打开空调,因为这样做也会加剧体内的湿寒。
不同人群不需要特殊照顾
夏天,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题如果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和孩子可能会消化不良、脾胃虚寒,但其他家庭成员却没事。有时候,家里开空调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冒。
张虎德认为,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抗寒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青壮年阳气比较旺盛,而老年人和儿童体质较弱,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常常遭受“寒邪”和“湿邪”的困扰。因此,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的人更容易感冒,更要小心寒邪侵袭身体。
教你夏季如何“避暑”
中医认为养生要顺应季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因此,必须遵循太阳生长规律,采取以热取暖的“热养”方法。
远离寒邪
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寿食宝源》云“夏季阴气盛,温食尤宜。”张虎德认为,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无需医生处方”。夏季宜用生姜等食物温热祛寒。最好将生姜和红糖一起冲泡服用。
并且不要长时间呆在密闭的空调房间里。还要注意不要用冷水洗头、洗脚,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把脚泡在热水里
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用热水泡脚可以补充能量。张虎德说“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用热水泡脚可以使气血运行顺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42~45,温暖舒适。
定期洗热水澡
因为热水洗澡能使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身体的散热解,并能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
此外,还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体,不仅能轻松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吸汗降温,使皮肤透气,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喝热茶解暑
炎热的夏季,一杯热茶最能解暑解渴。这是因为热茶有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将水液输送到全身。
夏季流行的冷饮虽然具有立竿见影的解暑效果,但也只是解当时的暑气,给人体短暂降温,并不能真正解渴。
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周易》说“运生阳”。夏季运动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出汗。杨力认为,夏季要“以汗治汗”,因为根据《黄帝内经》,夏季之气必须泄,运动是排汗的重要方式。
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能力,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预防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综合症。不过,专家提醒大家,夏季锻炼的时间非常重要。不要选择中午太阳最的时候,因为大汗淋漓会损伤气血。
一般建议选择早晨,因为早晨人体的阳气比较弱,此时锻炼可以补充阳气。还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
夏天注意保暖,更年期别吹空调
中医认为养生要顺应季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女性的热适应能力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偏寒的女性,更要注意保暖。而且,女性阳气不足,要用血来发挥功能。女性更要注意补充阳气,因为气能生血。
因此,女性在夏季要特别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少用空调,多运动,多进行蒸气浴以达到发汗排的目的,多采用利用热能的“热养”方法。热量来加热身体。
此外,许多更年期女性的夏季也非常艰难。有时即使保持静止也会出现潮热和出汗的情况。但是,如果他们在家里打开空调吹一会儿,就会感觉特别冷。时间长了,他们甚至会感觉全身疼痛。
南京市中医院妇科主任于红娟指出,大多数更年期女性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肾阴虚,而阴虚火盛的直接表现就是怕热。更年期始于阴虚。长期阴虚损伤阳气后,又会出现阳虚,表现为恶寒。
于红娟指出,更年期的主要原因是“肾虚”。她推荐了几种有效的饮食疗法
•
红豆薏苡仁红枣粥可缓解更年期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和关节疼痛。
•
莲子百合粥适合更年期前后心悸、失眠、健忘、四肢无力、皮肤粗糙的患者食用。
•
小麦黄芪大枣粥可以有效缓解女性更年期失眠、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症状。
•
大枣银耳汤能有效缓解更年期妇女的心悸、失眠、潮热、盗汗、烦躁不安等症状。
夏季,寒邪更容易侵入体内。3招教你“热养生”
夏季,防寒比防暑更重要。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正是赤日一丸;人之大宝,正是这一真阳之气。”由此可见,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就如同太阳一样。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夏至过后,人体的阳气逐渐达到全年的高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脏腑宣泄。一旦感冒,寒邪就很容易趁机入侵。
夏天人们喜欢吃冷饮、吹空调。这些过度的过寒行为,可能会导致身体在无形中受到寒邪的伤害。
另外,夏季的寒邪还是一个慢慢积累根源的过程。中医说“饮寒食伤肺”。很多夏季反复出现的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伤风感冒、发烧等,多是因食生冷食物,导致阳气受损,或过度贪食寒食外邪所致。入侵造成的。
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积聚在体内,从外到内,慢慢侵入经络、关节,导致风湿、关节炎等,还可能使冬季慢性咳嗽、哮喘等症状更加严重。因此,不要小看夏季的寒邪。这个时候,预防感冒比预防中暑更为重要。
夏季防寒的3个小窍门
首先,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风扇还是靠窗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晚上睡觉时,保持门窗稍开,以避邪、防风。
另外,空调房间的温度不宜设置太低。最好控制在24-26。睡觉时应关闭空调或设置为“睡眠模式”。
其次,保护好这两个部位。咽喉和心背是人体最薄弱的部位,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保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身体缓冲低温的寒冷。
老年人比较怕感冒。建议外出时穿长袖上衣或马甲,进入空调房或阴凉处时立即穿上。
最后,注意少吃生冷食物。少吃冷饮,尤其是儿童。小儿的阳气正在增长。如果他们吃太多冷饮,他们受到的伤害会比成年人更大。他们容易患鼻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反复出现扁桃体炎、发烧、脾胃题等。
邪初时,喝姜枣汤,有助于缓解症状。取生姜3片、红枣5枚,加水煮沸35分钟即可饮用。
还可以吃一些葱、姜茶甚至喝热水来驱除体表的寒邪。
夏季“四养”精神养、食养、药养、行为养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何福乐编的赞美诗,可以给大家参考——
“夏气通心,五行属火。夏季养生,养心为先,心为王。宜清静纳凉,忌浮浮沉沉。”厌恶热。
一是养精蓄锐,有志不怒,平心寡欲,以小成就为乐。二是食补,常取苦味,多吃核心食物,多吃素,少吃肉。再次休息手法,缓慢移动并微出汗,喝水并在移动前后拍照。
若有过盛,则以药滋养,辨证施药,调和阴阳。十指接心,修心修心,静心修心,你就圆满了。”
一般来说,夏季养生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精神滋养、食物滋养、药物滋养和体质滋养。
首先是精神的滋养,这也是最重要的。夏季,由于天气闷热,人们的心比较烦躁,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所以需要“清静养心”。
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指心,而是指精神和情感。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情,避免过度悲伤或过度喜悦,避免生气,以免火上浇油。
夏季宜晚睡早起,晚上10点至11点至次日早上6点至7点之间睡觉。晚睡早起会导致睡眠不足,所以需要适当的午休来弥补。一般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保证下午的能量。
其次是食品和药品。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夏季饮食的原则是清热、健脾、祛热、利湿。可以吃一些清热解的凉性、苦味食物,如西瓜、苦瓜、冬瓜、梨等。避免油炸、辛辣和热性食物。
多吃低脂、低盐、多维生素、清淡的食物,也是夏季养生之道。各种营养保健粥都是不错的选择。绿豆百合粥清热止渴,生津利尿;银耳粥滋阴生津,润肺。胃;此外,还有莲子粥、红豆粥、胡萝卜粥、枸杞粥。
夏季也是治疗“冬病”的好时机。夏季,外阳气和内阳气都旺盛。这时可以采用口服中药结合针灸、中药敷贴等外治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可以驱除隐藏在关节和背部膀胱经中的寒气,从而缓解症状。冬季发作期间的症状和状况,从而促进康复。
第三,是修炼,也就是锻炼。医生建议大家每周做不少于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锻炼的时间是早上6点到7点之间。
运动强度不宜过高。以自己运动后的心率为标准,即你的年龄加上运动后的心率不应大于170。运动后不要立即喝冷饮降温,否则可能会损伤肠胃。
夏天最好6点左右起床
作息时间晚睡早起
夏日阳光
关于夏季养生需要“热养”原来我们一直都做错了和天气炎热跳操注意防暑吗这类的热门话题已讲解完毕,诸位网友有什么看法呢?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