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离职,三十彷徨,被待业

本文章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疫情,离职,三十彷徨,被待业和疫情期间离职单位不同意的话题,希望大家都可以喜欢。

几十年的人生,疫情只持续了三年。一转眼,又到了年底。回顾我这几年的状态,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工作也在疫情中来来去去,转眼间又来了。三十而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所有的选择都变得越来越被动。从二十出头的热血沸腾,到如今的奋斗,坎坷。

疫情三年

2019年底,武汉疫情爆发,我的工作地址在汉口,离首例疫情爆发地很近。我亲眼目睹了从早期到大爆发的整个过程。因为住在武昌,所以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和地铁。去公司的时候,还记得国家宣布传染病后,第二天公交车上的人都戴上了口罩,整个气氛非常紧张。现在我想,我很幸运,能够往返于重灾区,生存到新年结束。

所有列车暂停运行

放假第二天,我焦急万分,十点多到达全市封城点火车站,却被告知所有列车停运,提前封城。最后,我坐私家车回家了。

火车站人潮涌动

全国封锁两个月后,我恢复了工作。所有交通都暂停了,街上行人稀少。晚上下班后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复工后,我负责的大部分业务都缩水了。我每天在公司无事可做。疫情过后,公司也降低了工资,我想暂时忍一忍,之后就会好起来。于是我坚持了几个月的通勤,没有交通工具的时候骑自行车、打车,但疫情并没有影响到我。我无意好转,但我的生意却成了一个空壳。我越来越觉得我的坚持真的没有意义。我起得很早,六七点出门,八九点下班,十一点十二点回到家,这并不能改变我的处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辞职,离开了自己奉献了6年多最美好的时光的公司。说他愿意离开是不现实的。毕竟,他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说他不愿意离开就更不现实了,因为我需要的不是这些回忆,而是更多的生活。

荒无人烟的街道

离职后,我最初以为以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找工作是没题的。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在各种招聘软件中,我提交了一百次后,只收到了不到一两个面试邀请。其次,只有销售和客服的关心。我患有自闭症已经很长时间了。我觉得再难也找不到工作。面试了好几次,有的互相帮忙KPI,有的一群人面试的时候会互相说几句话,有的会被告知中途该职位被关闭了。大多数人都会等待通知,然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了。如此一来一去,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半年。在就业寒冬里,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了。人都是有运气的,更何况我从来不靠运气。我想去工厂送饭,但我不愿意。我还是热爱这个行业,还可以再努力几年。我不想就这样放弃,所以我固执地坚持着,等了将近一年。你没看错,我真的一年没找到工作了。这是我历史上最长的空窗期。我觉得我已经跌入谷底了。我没有向家人要一分省,甚至没有告诉家人我现在失业的情况。

商店关门、开张、再关门

最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第二年年底,一个急聘职位出现空缺,给了我面试的机会,我顺利得到了。显然,这个工作是紧急招聘的,而且还没有正式交接,所以我就紧急上任了。我犯了很多错误,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影响我的工作。尽管经历了种种坎坷,我还是成功地成为了能干的人。就这样,一转眼又过去了一年。换了新工作,但疫情还在,该来的还是来了。刚入职时,我就知道这个职位急招。入职是外包,业务是和甲方对接的。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甲方出于个人喜好接触了外包。我不知道具体原因。最后我聘用了一个缺乏经验的年轻人。有人来代替我了。虽然我知道这份工作做不了多久,但万万没想到我只能工作一年。我没有抱怨,因为外包和甲方都没有给我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我被解雇了。被迫辞职。

不知道下一个路口该去哪里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30大关。这是中国一个非常尴尬的时代。如果你高或低,你就不能低干。你将在没有补偿或解释的情况下离开,你将成为“灵活用工”员工。新闻里每天都会报道各地的就业率。再次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疫情防控年年有余。前几天,武汉疫情防控又发生一场风波。现在我们回应的是,国家不做核酸,有绿码很正常。热门政策,这些看似与我息息相关,又似乎无关紧要。我只是浏览着一个又一个的招聘软件,寻找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对于一些疫情,离职,三十彷徨,被待业的相关题,以及疫情期间离职单位不同意的话题,本文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