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 暴雨 渗水,现场|河南暴雨调查

对于一些有关现场|河南暴雨调查和农村 暴雨 渗水的相关题,你对现场|河南暴雨调查这样的题了解多少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截至7月21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通报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本轮强降雨已造成超过124万人受灾。河南省560个乡镇、89个县受灾。因特大暴雨,已造成25人死亡、7人失联,超过16万人被紧急疏散。河南省平均降水量达到211毫米,安阳、焦作、鹤壁、新乡等地多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气象信息预计,7月22日至23日,河南降雨持续,河南中北部地区有大到暴雨,灾害风险极高。

以下一组调查报道试图还原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的72小时内,普通百姓是如何逃生的。天气预报系统出故障了吗?以及如何理性看待“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编辑|叶雨辰、师戈、李绪锦、温思敏、袁英

陶子东、任思源、沉从乐、卢树田

编辑|王珊珊

摄影|焦晓翔

01

有经历过的人都说

“我差点被地铁5号线困住了”

叙述者科拉,32岁

周一,下雨正常,我像往常一样从家骑电动车20分钟到地铁站去上班。周二早上,下了一场大雨。我打车去了地铁站,但没人当真。我的家乡在焦作。7月16日,因大雨停课停工通知,但郑州市民却照常上班。下午四点左右,办公室通知我可以提前下班,但我的工作还没做完,所以没有立即回家。

我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注意到外面发生了什么。4点40分左右,听说2号线停运了,大家都感觉不对劲。公司领导过来催我们下班,我就决定回家了。一走到大楼门口,我就惊呆了。我身高165cm,水已经没过膝盖了。当我到达主干道,准备过红绿灯时,水已经没过我的大腿了。

大雨中的郑州绿地中心双塔

步行几百米就到了五号线地铁站。当时五号线在这个站还正常运行。本来打算坐火车到黄河路站换乘,结果地铁刚刚到了前一站“省人民医院”,“就宣布停线吧。”下午是5:30。

公交车上的人并不惊慌。每个人都想尽快回家。起初,他们不愿意下车,但电台在催促他们,站台工作人员也进入车厢劝说乘客离开。后来得知,5号线地铁停运是因为水冲走了挡土墙,淹没了轨道。受影响最严重的滩庙街站和沙口路站距离省人民医院站只有三四站路,距离已经很近了。我也差点被困在地铁车厢里。

出站后,我试图预订附近的酒店,但得知酒店停水停电,所有房间都订满了。最后我决定骑共享单车回家。那段路平时骑车要半个小时左右,这次我足足骑了三个小时。有很多路要逆流而上,我根本骑不了。只能绕个弯路,有个大概的方向。就这样骑了两个小时,路上一片漆黑,看不清东西。我不敢再骑了,只好步行,直到晚上九点才回到家。

郑州东三环暴雨场景

一路走来,我看到了很多感动和不舒服的场景,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我看到很多家长去接孩子。有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水里行走,有的家长会把孩子放在盆里推来推去。

如果你走到老街区,比如农工路、文化路,水真的很深,基本能淹没你的下半身。最危险的是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水流很快,所以大家都会互相帮助过去。我记得前面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还是一起搀扶着过马路。这非常感人。

“花住酒店,还不如买回老家。”

讲述人小郑,26岁

7月20日早上6点左右,我打开企业微信时收到暴雨红色预警。前几天下雨了,这意味着蓝色预警和橙色预警,所以我想知道——,因为我以前几乎没有见过红色预警这样的术语。下午2点30分以后雨更大了,我看到公司楼下的路面开始积水。四点钟,领导通知大家能走就早点下班。现在想来,真的很感谢领导催我们离开。

事实上,上周四下班时,我遇到了一场阵雨,在1公里的路线上堵了45分钟。此外,我还遇到了一段深水淹没了我的SUV的车轮。看到前面十几辆汽车停在水里,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开车穿过水。这有点侥幸。前面的两辆公交车冲走了两边的水浪后,我紧跟在后面,慢慢地开着。真的就像航行的小船一样,车身明显是漂浮着的。虽然最后安全的度过了,但事后我觉得还是太危险了,不能再这样了。

于是公司领导宣布提前下班。我的第一反应是住酒店,但因为附近是商业区,更好的酒店要500元一晚。我想了想,还是坐高铁,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回到驻马店父母家,而且往返只要200元。

我公司位于五号线康宁街,距郑州东站仅一站路。当我们到达郑州东站时,候车大厅里挤满了人,大部分都是在办理退、改签。80%以上的等候信息牌因停电而无法显示。我买的是下午5:50发车的G1215次高铁。直到我听到门口有两个检员用扩音器喊出车次,我才确定这就是我要坐的车次。后来听朋友说,G1215次高铁开走后不久,整个车站就停运了。我很震惊,但也很幸运。

小郑记录的7月20日郑州东站候车室

由于停电和漏雨,车站清洁工一直在打水并清洁地板。大厅里的乘客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大量的人聚集在售处外的天台上,看着下面的车站广场,因为积水变成了一片汪洋。后来,火车东站,一家玩具店倒塌,一个合唱团被困表演……这些混乱的场面是我凌晨刷微博时看到的。

我乘坐的火车终于比预计晚了几分钟到达驻马店。在离开市区之前,我能感觉到火车正在缓慢地行驶。离开郑州后,雨势减弱,火车开始加速。

一列高铁冒着大雨驶出郑州东站

到了驻马店下了车,外面其实还在下雨,但是雨很小。回到家,发现父母还在外面吃饭,就给他们打了视频电话,报平安。我感觉大雨对驻马店影响不大,但身边很多朋友都感叹我离开的及时,不然损失惨重。

《乘坐时速40公里的高铁回家》

讲述人桃子,26岁

这次旅行的原因是我想回河南漯河老家看望奶奶。没想到,我和全省人民一起经历了这场据说千年罕见的大雨。7月20日下午4点30分从北京乘坐G519次高铁,按照计划应该是晚上20点21分到达漯河。在北京西站,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当时很多车都显示停运,很多车都在折返,但我从北京来的车还是准时出发了。当时我接到消息说河南下雨了,但我并没有意识到题的严重性。

郑州东站乘客被困

18时53分,因前方安阳站大雨,列车暂时停靠邯郸——次。这是G519时刻表上未显示的车站。我开始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高铁经过安阳站后,限速在40公里/小时以内。

我很聪明,让空姐买了一个西瓜。当时我就想,如果真的要在车里待10个小时的话,我就得靠西瓜来补充糖分了。列车艰难抵达郑州东站时,已是凌晨2点多了。当时我很兴奋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心想如果火车能进郑州站,就说明车站已经调度了,我就有希望能回家了。

但火车在郑州东站又停留了半个小时。站台上有不少滞留乘客,纷纷赶到我们的列车,到售员处办理换手续。车站断线,无法扫描二维码支付,乘客也没有携带现金。这是整个旅程中唯一让我感到混乱的场景。

2020年Covid-19疫情过后,我感觉中国人民突然变得平静了。虽然火车晚点了很长时间,列车长也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但基本上没有人抱怨。

从郑州东站到许昌的车程原本只要20多分钟,这次却用了三个小时。许昌距离漯河还有70公里。根据前几站的经历,我预计还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家,但我睡了20分钟就被叫醒了。漯河到了。

我收拾好东西,迷茫地下了火车。相处了14个小时,我几乎爱上了这趟高铁。我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们确实是最困难的。列车仅在站台停留一分钟,便以正常高铁速度驶出。这就是中国高铁的真实速度。我当时差点哭了。我知道火车已经恢复正常了,一切都正常了。很不错。

漯河也是暴雨红色预警地区之一。下了火车,爸爸妈妈来接我了。原本九分钟的车程,足足开了十多分钟,有些地方的水已经淹没了排气管。但这还是在城里。大部分路段的排水系统还是很好的。农村地区受影响更为严重。今天开车绕着周边乡村转了一圈,看到蓄水沟里的水已经满溢了。农作物被水浸湿,可能会被淹死。背后还可能出现病虫害,农民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02

天气预报系统出故障了吗?

17日以来,河南持续强降雨。中国气象局将此次降雨的原因归结为四点稳定的大气环流、丰富的水汽条件、地形因素、对流“列车效应”。这四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降雨延迟且难以停止。

“降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水汽,二是对流。”杜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只要潮湿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就有可能发生降水。”杜炼曾是国家级气象学家。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员。

这次以郑州为中心的特大暴雨灾害的具体原因是,在台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水汽从东海通过东风输送到陆地,在河南聚集成雨。另外,受河南太行山、伏牛山阻挡,气流在山前上升,在迎风坡形成降雨区,降雨集中。近期大气环流的稳定也导致降水系统稳定畅通。

7月19日早7时,中国天气网发布通报,预计未来三天,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将出现强降雨,局地150200毫米。此类预报是根据气象局预报员根据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地面气象观测站等测量仪器将随时监测大气的变化。这些数据被传输到预报员的工作,同时也进入超级计算机系统。系统将根据大气运动方程计算预测。综上所述。预报员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提供三维观测数据。

提前几天做出的预测依赖于大规模的气象分析。其水平覆盖范围达到数千或数万公里。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相对恒定,有助于做出长期预测。一般3到5天就可以预测。

中小尺度的临近预报仍然是一个困难。预报员会大致知道降雨将落在哪里,但很难确切知道降雨的强度以及具体发生的地点。只有当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近时,气象雷达通过回波和多普勒效应检测到水滴和空气中的移动速度,预报员才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天气变化。

天气雷达有两种数据,回波可以显示降雨强度,多普勒可以检测风向。通过风向预报器可以看到中小型气旋。强降水是一个强对流过程,是一个逆时针旋转上升的强气旋。雷达的缺点是只能看到水滴,这意味着要么已经下雨,要么即将下雨。

“所以雷达主要是用来判断降水带的运动和发展。对于提前预报,我们还是需要依靠天气分析。”杜练说“有时候你的手机会突然弹出最近三个小时内可能有什么样的强降水或者雷暴天气,这就是中小型临近预报的作用。”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气象部门最初预测降雨中心在焦作,但最终发生在郑州。

据中国气象局信息显示,自19日夜间以来,郑州已发布11次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12亿人收到提醒短信,225万名应急人员收到警告,共计54万人次。

收到气象信息后,预报员将预测天气的灾难性。如果接近临界值,则需要发出警告。根据不同严重程度,暴雨预警信号分为蓝色、、橙色和红色信号四个级别。红色为最高级别信号,表示可能发生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

据国家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网信息显示,橙色信号发布时,预警和防御指南建议,需做好城市和农田排水,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山洪、滑坡、山体滑坡等灾害。泥石流灾害。对于红色信号级别,防御指引总共有三点要求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暴雨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2.停止聚会、上课、营业;3、做好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预防和救援工作。

“气象局只能发布蓝色或预警,一些信号级别较高的地区需要当地主管领导发布。橙色信号,特别是红色信号,会直接触发当地主管部门应急办公室的响应预警由于涉及部门规定较多,对公民生活影响较大,一般会与分管领导协商后发布,此时指挥管理权就交给了当地主管部门。”杜炼说。

据河南省气象局报道

现场|河南暴雨调查和农村 暴雨 渗水的相关题,本文已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